新闻中心讯(记者 罗袁璐 李洋洋)4月2日下午14:30,必赢优惠y272net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原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教授来校作《杂谈大学创新人才培育》学术报告,该校校长张安富,副校长桂裕清,校长助理王程军、亓小林,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总支书记,以及300余名师生代表聆听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张安富校长主持。
张安富校长首先对刘经南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刘经南院士。他表示,刘经南院士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卫星定位应用、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特别是在GNSS技术应用和工程领域成就显著。刘院士还曾任武汉大学校长,国际著名杂志“GPS SOLUTIONS”编委,现任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常务理事,国际“GPS WORLD”杂志编委,国际GPS地球动力学服务组织协调成员,昆山杜克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教授、博导,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负责完成了多项大型科研和工程项目,推动了省级及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在中国的建设,获得三次国家科技进步奖,多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一次国家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还曾获得中国科协“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发表论文150余篇,指导完成了4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和70余篇硕士学位论文,目前指导的在读博士、硕士生有40多名。
图为张安富校长主持报告会 摄影:张功源
随后,刘经南院士作了题为《杂谈大学创新人才培育》的学术报告。他首先引用了习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院士大会、科协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了创新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讲座围绕当今创新时代的特点和机遇、21世纪大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图为学术报告会现场 摄影:张功源
刘院士从政府管理错位、资源分布不平衡和学校管理行政化3个方面提出了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从时代、文化、思维方式、习惯和传统、教育界的责任5个方面深入地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根源。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才的培育离不开创新的机制,要突破当前大学传统的面向学科、面向专业、面向行业和职业的院系学术机构构建方式,直接以面向需求、面向问题、面向未来的思维在大学建立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机构的协同研究中心或新的‘院’‘系’。”刘经南院士向大家介绍了当今世界上大学的学术构架建设的新模式,也是院系构架的新理念。
刘院士还分析了创新人才培育所需要的大学文化——学术文化、思辨文化、多元文化、和谐文化和开放文化。“大学文化要融化于大学制度,在制度建设中体现深厚、博大、先进的文化内涵。”
在报告中,刘院士提出了大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一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一体化模式;二是开展本科教育、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博士后研究人才培养垂直融合模式;三是创新人才开放式教育;四是确立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五是在培养实践能力基础上培养交流技能;六是注重团队在创新人才培育中的地位。
刘经南院士认为,创新是人类的天性,是由基因决定的,作为大学,要牢记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方面的使命,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科学人才观,以培养懂专业的合格公民为首要目的,以培养有根的世界公民为长远目的,建立各类人才培养的直通道和立交桥。
图为刘经南院士做学术报告 摄影:张功源
伴着全场热烈的掌声,刘经南院士的学术报告圆满结束。报告结束后,刘院士还耐心解答了在场学生关于“区块链、大数据、AR等技术在软件行业新概念的冲击下是否会持续火下去”“区块链技术是否会产生巨头企业”等方面的问题。
张安富校长做总结讲话,他表示,刘院士的报告内容丰富、新颖,富有哲理,让人受益匪浅。在新时代,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都不应该急于求成,也不应该太功利化,更不能心烦气躁,要沉静下来,好好做学问、做研究、做实践、做探索。同时他也要求学生们,在走入社会之前,一定要在品德、素质、知识、能力方面做好充足准备,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关爱、学会社会担当。
“作为大学校长,我认识到创新并非高不可攀,在应用领域、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着创新,也可以去创新。”张安富校长指出,每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是转变创新的观念、培育创新的文化、营造创新的环境、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希望必赢优惠y272net的每一位学子都能树立创新的意识,敢于探索创新,敢于突破常规,敢于跑在前面,通过自己今后不断不懈的创新创业,实现自己人生更高的价值,努力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合格公民。
报告会开始之前,刘经南院士在董事长彭秀春、校长张安富、党委书记陈伟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校史馆、图书馆,以及学校水处理示范基地——静思湖,查看生态治理后水质情况。
图为董事长彭秀春(左二)、校长张安富(右一)、党委书记陈伟(左一)与刘经南院士(右二)合影 摄影:张功源
图为刘经南院士在参观校史馆 摄影:张功源